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观察 > 评论

先诊疗后付费 须擦亮“信用名片”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4-07-29 06:37:57 来源:健康报

近年来,先诊疗后付费这一服务模式逐渐在全国多地医疗机构推行。患者签约服务协议后,无须在挂号、检查、取药等环节进行任何付费操作,就诊结束后一次性合并支付,省时又省力。患者就医时间缩短、就诊效率提升,医院就能释放更多医疗资源来满足患者需求。然而,要让这一惠民举措真正行稳致远,仅仅依靠医疗机构单方面的努力远不够。规避欠费风险,需要构建多元立体的保障体系,其中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重要基础。


目前,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多种“信用﹢医疗”模式。其中一种是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代表的“个人信用分”的信用就医模式。厦门市采用“个人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模式,由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建设基于个人信用白鹭分的信用就医公共服务平台,连接签约的市民、医疗机构和金融机构。市民个人信用白鹭分的多少决定其先诊疗后付费的就医额度,就医结束后在一定期限内将费用偿还给金融机构即可。如果连续出现逾期欠费,金融机构可按照征信管理有关规定,将违约记录纳入个人征信并收取违约金和利息。此举为有效消除医疗机构风险提供了“硬核”保障,但绑定操作较为烦琐以及对这种类似于信用卡支付的方式的抵触心理,成为阻碍一些市民签约的门槛。


还有一种是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代表的“零门槛”信用就医模式。该模式通过搭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不设任何前置条件,不与金融授信挂钩,完全以市民诚信为基础,由政府和医疗机构对签约者进行直接的信用管理。患者一旦违约欠费,将被停止在签约医疗机构享受该项服务。如此,市民对于先诊疗后付费的接受度更高,但对医疗机构而言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欠费风险。对此,连云港建立财政兜底保障机制,对于未追回费用,由市级财政给予医院一定比例的欠费补助。同时,政府部门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采取法律手段分类处置不及时缴费情况。


无论是推行何种信用就医模式,想要实现良性运转,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都应该并行,并将其效用延伸至社会各个领域,使信用好用且通用。在依法依规惩处失信者的同时,还应给予守信者相应的便利和优惠,形成正向激励,以鼓励更多人遵守信用规则。久而久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信用水平,还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行业发展,让“信用﹢医疗”模式的推广更有底气。


当然,除了建立信用就医体系,还应有多元的保障为先诊疗后付费保驾护航。当前,我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体系极大缓解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压力,但大病、重病的支出风险始终存在,这也是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绕不开的一个难点。因此,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以及由财政兜底对“三无”人员等特殊群体实行先救治后救助等,都是对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重要支撑。


审校:冯瑶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医疗信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