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06:58:14 来源:北京儿童医院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着两个突出的营养问题:一方面,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缺乏病、营养不良等;另一方面,营养摄入过量,导致超重肥胖、营养过剩等。这两个营养问题同时存在,同样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不管是生长迟缓,还是超重肥胖,都与不均衡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行为、不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营养健康知识的不足息息相关。孩子们到底哪儿吃得不对?如何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技师、北京健康科普专家潘长鹭为大家解答。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以下五个饮食问题最普遍:
问题一:精制谷物多,粗粮薯类少
很多孩子主食偏爱精加工的谷物类食物,对全谷物、薯类等粗粮“不屑一顾”。汉堡、披萨、面包、甜点这类主食高糖、高脂肪,必然容易导致过多的能量摄入,不仅容易造成体重上升,还可能增加未来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正确做法:
问题二:蔬菜摄入严重不足
由于蔬菜味道相对寡淡、口感难嚼,很多孩子蔬菜摄入量远低于儿童膳食指南推荐量。蔬菜摄入不足,会导致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从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出现便秘、积食等消化道问题。蔬菜也是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食物来源,蔬菜摄入不足或过于单一时,很容易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常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白斑、指甲营养不良等。
正确做法:
问题三:奶类豆类不达标,大鱼大肉远超线
你家孩子奶类每天能喝够300克吗?相较于其他大类(谷物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类营养较全面,奶类摄入不足容易影响骨骼健康和生长发育。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膳食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动物性食物吃得越来越多,导致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增加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大豆类制品优质蛋白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是很好的蛋白摄入选择,但摄入远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
正确做法:
1、每日推荐摄入奶及奶制品300克,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以选择酸奶或舒化奶,超重肥胖的孩子最好选择低脂奶或脱脂奶。
2、多把大豆类制品搬上餐桌吧,减少大鱼大肉摄入。推荐每日摄入干豆类15-25克,相当于每天北豆腐60-100克,或南豆腐90-150克,或豆腐丝/豆腐干30-50克,或豆浆240-400克。
3、适当控制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尤其是猪牛羊等畜肉类,减少肥肉、油炸烧烤食品、动物脑及内脏的摄入。与畜肉相比,建议多选择深海鱼类、禽肉类。
问题四:烹调油过量或者过于单一
学龄儿童容易出现烹调油超量问题,一是日常饮食偏好采用煎、炸、红烧等烹调方式,二是零食吃太多易导致油脂摄入过量。还有的家长觉得某种烹调油好,就全家老少一直用一种油,存在烹调油过于单一的问题。以橄榄油举例,虽然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必须脂肪酸含量不及大豆油。
正确做法:
1、6-10岁每日烹调油摄入20—25克,11—17岁25-30克。
2、烹调油也讲究多样化,建议购买小包装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核桃油、芝麻油、菜籽油等。
3、减少零食摄入,选择健康零食。
问题五:饮水量不足,饮料替代水
儿童有两个突出的饮水问题:一是饮水量不足,影响身体代谢功能,轻者口渴,没有食欲;重者影响运动能力,注意力下降,甚至增加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的发生风险。二是不爱喝白开水,用饮料替代饮水。市面上大多数饮料都是含糖饮料,摄入过多会大大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风险。即便是零卡无糖饮料也非“健康水”,长期依赖甜味剂或糖类代替品容易让孩子养成嗜甜的习惯。
正确做法: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水习惯,树立“任何饮品都不能替代饮用白水”的观念。
2、喝水首选白开水、矿泉水。
3、6-10岁每日推荐饮水量800—1000毫升,11—13岁1100—1300毫升,14—17岁1200—1400毫升。
4、如果觉得白水没滋味,可煮些柠檬水、大麦茶等,尤其适合夏季。
针对不同年龄,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宝爸宝妈请收藏: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七招帮助孩子吃对吃好
1、教孩子正确认识食物。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菜园、菜市场多接触、认识食物;也可以选择在家栽培一些蔬菜,多让孩子了解营养常识,学会合理搭配。
2、保证食物的多样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食材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孩子每天摄入食材20~25种。摄入的食材种类越多,营养素就越全面。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食物指的是天然食材,而不是工业化食品。
3、多让孩子参与食物制作。鼓励儿童青少年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调甚至“下厨”,掌握基本的烹调知识,体会珍惜食物,既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又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4、纠正挑食、偏食行为。父母可以通过调剂饮食花样和口味引导儿童正确饮食;对儿童不喜欢的食物可通过调整比例,改善烹调等方式多次尝试。
5、坚持规律进餐。一日三餐要规律,建议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超过40分钟。两次正餐间隔4~5小时左右,不在两餐之间添加高能量零食和饮料。
6、营造良好就餐环境。不要在餐桌上批评教育孩子,愉悦、舒适的就餐环境有助于消化,让孩子学会享受美食、感恩生活。父母应成为孩子良好进餐的榜样,全家人都应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玩手机等行为。
7、学会看食品标签,正确选择健康零食。父母及儿童在购买零食时要学会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的零食,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奶类以及坚果才是儿童的零食优选。
审校:冯瑶
责编:王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