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时讯 > 政策

国家卫健委:确保县域医共体稳健发展!释放四大医疗改革信号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5-05-13 09:49:51 来源:医管赋能站

近日,国家卫健委针对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确保建设方向正确、发展稳健”。作为深化医改的核心抓手,这一部署释放出四大关键医疗信息,直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与资源优化配置。以下从政策导向、人员管理、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政策导向:锚定“强县域、强基层”核心目标

1. 强化县域医疗龙头作用


◦ 推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深度融合,构建“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的县域医疗体系,目标实现“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 延续“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思路,通过行政、人员、业务、信息、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提升县域医疗资源整合效率。


2. 明确基层医疗功能定位


◦ 聚焦“小病首诊、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三大职能,减少跨区域就医需求,缓解三甲医院压力。


◦ 2024年政策已提出“人员、技术、服务、管理4下沉”,此次重申凸显基层能力建设的持续性与紧迫性。


二、人员管理:破解基层人才短缺难题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制度化


◦ 要求2025年底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县级医院长期派驻人员(连续服务≥6个月)全覆盖。


◦ 配套政策:落实下沉人员薪酬补助、职称晋升倾斜,解决“下不去、留不住”问题。


2. 强化基层人才培养机制


◦ 建立“县级带教+实践培训”模式,通过临床指导、远程教学等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


◦ 探索“县招乡用、乡聘村用”用人机制,打通县域内人才流动通道。


三、服务升级:提升基层医疗可及性与质量

1.优化基层医疗服务硬件


◦ 推进县域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2025年底前县域医学影像中心覆盖80%以上乡镇卫生院。


◦ 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提升基层慢性病筛查、早期诊断效率。


2. 完善药品供应与用药衔接


◦ 扩大基层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种类,实现县、乡、村用药目录衔接,解决“基层缺药、患者往返购药”问题。


◦ 加快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建设,2025年底前建设率达50%以上,保障药品质量与配送效率。


3.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网底


◦ 强化医防融合,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区域内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


◦ 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实现疾病“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管理。


四、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壁垒与协同瓶颈

1.推进县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 打通县域内医疗、公卫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实现患者诊疗信息在县、乡、村机构间实时流转。


◦ 建设统一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支撑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保结算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2. 深化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 明确转诊标准与流程,建立“基层首诊-县级确诊-上级医院转诊-康复回基层”的闭环路径。


◦ 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打包付费),引导患者有序就医,避免“小病大治”。


结语:县域医共体如何成为健康中国“压舱石”


国家卫健委的部署标志着县域医共体建设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提质”阶段。通过政策聚焦、人才下沉、技术赋能、数据贯通,这一改革将逐步破解基层医疗“弱、散、远”的痛点,让县域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未来,随着各项措施落地,县域医共体有望成为分级诊疗制度的“筋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枢纽”,为构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医疗新格局奠定基础。

审校:李艳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