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科技赋能“医体融合”呵护青少儿健康成长暨长三角青少儿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正式揭牌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方华、陀曼集团董事长俞朝杰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并为研究中心专家顾问团队颁发聘书。
图为揭牌仪式
据悉该研究中心,以提升青少儿体育素养、身体素养和健康素养为宗旨,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体教医”融合发展为原则,研究成果转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呈现为抓手,整合业内产研和投融优势人才资源,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区域协同研究和产业发展,优秀的成果转化后服务全国。
图为俞朝杰
揭牌仪式上,陀曼集团董事长俞朝杰表示依托上海财经大学整合业内产研和人才优势资源,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医学专业+运动健康”相结合的体教新模式,探索“医教体”相融合的合作和发展新模式,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图为吕季东
上海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吕季东在致辞讲到,“体育与医疗两者的发展有共同的本源,且都是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体育和医疗可以进一步紧密融合,相互促进,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助力。而“体医融合”项目受制于对产业融合和创新要求高、经费投入高、技术研发难度高等原因,市场需求和供给严重不平衡。”研究中心将联手好习惯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将会同上海的体育、教育、医疗、心理等专家完善“青少儿科学健身运动”的评价体系和个性化解决方案,构建运动轨迹和影像等结构数据为基础的精准体育与健康评估和干预理论框架,建立运动处方库和康复项目库,优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的实践方式,在大样本对照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上述“青少儿运动健康促进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科学性,深入挖掘运动、营养、心理等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在疾病预防与康复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机理和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努力实现便捷安全的AI健康服务模式。
图为侯俊坤
随后由健康中国传播社与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青少儿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全国青少儿健康促进“医体融合”示范运动馆、示范校园典型案例征集项目也于今日启动,健康中国传播社执行副总编辑侯俊坤介绍到活动旨在面向全国各地区健康促进相关单位及企业广泛征集在青少儿健康促进“医体融合”方面的优秀案例、典型事迹,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等渠道,采用人物专访、事迹报道等方式,进行凝聚宣传合力,集中、长期、持续的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标兵的示范作用,讲述好新时代健康中国故事、传播好新时代健康中国声音,树立新时代健康中国形象。
图为杨德华
会上,全国儿科医学专家、复星医疗副总裁杨德华认为“医体融合”发展对青少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杨院长认为,目前国民健康面临极大挑战,“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与身体运动不足并存,成为慢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发因素,身体运动不足已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而体医融合是解决该问题的重大要素,为了能真正的促进全民健康,就必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进行正确的科学锻炼指导。
上海闵行实验小学体育组长、上海特级教师瞿伟华分享了学校的成功做法。闵实小在“双减”背景下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健康教育的比重适当加大,重新界定体育要素及健康要素,并将其与运动实践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科学锻炼、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图为梅哲干
在揭牌仪式上,浙江好习惯科技有限公司梅哲干向大家展示了基于体感技术和骨骼点视频捕捉技术在青少儿运动和健康领域的新应用AI星教练,该系统通过AI教练分析,帮助用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摆脱了传统的对师资的依赖,随时随地得到有效指导,让用户的运动更加安全、科学、有效。星教练萌趣的造型,精准的数据分析也吸引了很多学生群体的喜爱,让不少用户“沉迷”于提升自己的运动数据,更加热爱运动了。
据悉:研究中心成立得到了浙江大学-陀曼人工智能研究院、复星健康集团、优孩教育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责编:张扬)
国卫办医急函〔2024〕4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
近日,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群团干部培训班圆满举办。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晟堂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直属机关工会、团青、妇女干部,约200人参加培训。曾晟堂
“这个药之前一直跟我说不能进医保,每个月自费要花285元,现在有你们帮忙监督,报销完只要付140多元,真是太好了!”日前,家住南浔区菱湖镇的张阿姨像往常一样,拿着医院开具的百令胶囊
近日,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卢
科技日报上海11月16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从16日召开的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医药工业加速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今年以来,37个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