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1 13:00:35 来源:贵州改革
7月5日,记者从贵州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自2019年我省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全省已有80个县区启动建设医共体141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412个、覆盖率达93.32%。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17年先行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019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实施意见》,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后,我省组建工作专班,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全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3个文件,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强化措施、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考核排名持续提升——国家通报显示,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监测综合评价排全国第十,其中“紧密型”评价排全国第五;我省76.25%的县区自评达到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标准,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对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行报道。
建设路径持续创新——省委深改委2次将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重大调研课题;省政府2次将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并统筹7.5亿元建设1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全省梯次带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服务效能持续提高——国家监测显示,我省县域内门急诊就诊率达92.64%,较县域医共体建设前提高了3.9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试点地区平均水平2.74个百分点;县域内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达55.34%,高于全国试点地区平均水平3.34个百分点;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78.45%,高于全国试点地区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2024年,全省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县区,以政府名义因地制宜制定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六统一”,积极构建“四个共同体”,不断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医共体建设县区所有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覆盖村卫生室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均建立综合绩效考核与动态调整机制。
下一步,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着力抓好3个《实施意见》政策措施的落实落细。全省卫健系统将认真履行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牵头部门责任,主动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梳理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以县域医疗次中心为抓手,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的医共体模式,整体提升县域内卫生健康水平。加强对各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指导,帮助其理清思路、查找不足、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强化督导检查,压紧压实责任,定期调度、及时研判、总结经验,确保工作成效,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审校:冯瑶
责编:王春丽
近日,国家审计署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七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中涉及问题较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其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强调“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推动传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调研基层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查改”工作并讲党课。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保局、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