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时讯 > 资讯

中国医师节特刊|大医精诚耀杏林 仁心仁术暖四方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4-08-20 15:45:04 来源:健康报

640.jpg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用心用情守护14亿多人民健康福祉,诠释医者仁心与担当。10位医师及1个团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大爱之歌,为“最美医生”再添注脚。

 

朱兰

立足前沿,造福女性患者


640 (1).jpg

朱兰


主刀罕见疑难危重手术,帮助患者重获新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我国盆底学及女性生殖道畸形诊治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躬耕医圃38载的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朱兰的心中,用前沿技术造福患者,为医学事业奋斗一生,便是“最美医生”的样子。


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妇科盆底疾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998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的朱兰赴澳大利亚访学时,就满怀引进盆底学前沿诊疗理念和技术的期许。学成归国后,她带领团队对我国5万名中老年女性开展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很多女性受到不同程度尿失禁困扰。


彼时,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术式,但该手术的盲穿操作容易带来膀胱穿孔、出血等风险。朱兰发现,如果将生理盐水注入盆底间隙形成“水垫”,可以有效降低盲区误伤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这一由她首创的TVT手术水垫注射策略,被纳入国际抗尿失禁手术操作步骤。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但高昂的进口耗材使部分患者望而却步。朱兰结合亚洲人种骨盆较小等特点,对高值进口耗材进行“量身定制”的裁剪,利用“边角余料”和自主研发的穿刺针,成功改良盆底重建术,使手术费用减少3/4,手术成功率至今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术式已在全国逾百家医院及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推广应用,帮助上万名女性摆脱了困扰。


10多年间,朱兰带领团队在27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起从筛查、诊治到质控的中国盆底疾病三级防治网络,制定中国盆底康复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中国盆底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国女性盆底专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先天性阴道闭锁患者的宫颈难以贯通,贯通后又容易再次粘连。朱兰深知,保留生殖器官、保全生理功能是许多患病女性的希冀。她探索将多种支架用于贯通后的子宫与重建的阴道,为许多患者解除了梗阻。


“当时就觉得这位女医生看上去纤瘦,走起路来却带风,仿佛有用不完的热情与干劲。”曾因阴道闭锁症辗转多地求医的小雪(化名)在高二那年第一次见到了朱兰。在朱兰的精心治疗下,小雪解除了下腹疼痛、梗阻和痉挛,月经恢复正常。


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小雪坚定选择学医,之后又把妇科定为了自己的研究生攻读方向。“我要努力成为朱主任那样的医生,成为照进患者生命里的光。”小雪说。


为了让新技术惠及更多家庭,2020年,朱兰牵头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女性生殖道畸形学组,在全国推广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的规范化诊疗、长期预后管理及规律随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身兼重任,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医生必须跟进国内、国际最前沿的诊疗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在朱兰看来,这是医务工作者一辈子要遵循的准则,也是她的追求、她的热爱、她一生最幸福的选择。


姜楠

不忘初心,擦亮“皇冠上的明珠”


640 (2).jpg

姜楠


30余年来,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姜楠主任医师始终扎根在心血管外科临床一线,累计手术量逾万例,填补了天津市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技术空白,大幅提高了天津地区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救治率和治愈率。


他说,心脏外科手术被誉为外科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开展难度大且需要多学科密切协作,从事心外科工作既辛苦又充满挑战。


已经78岁的崔大爷,被姜楠亲切地称为“老崔”。他可谓是姜楠医学成长之路的见证者。崔大爷在30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后因病情发展,先后多次到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姜楠就此与崔大爷结识。每次接诊,姜楠都会为崔大爷耐心查体,反复了解病情,并成功为崔大爷进行了两次手术。这两次手术的间隔长达10余年。


2021年,崔大爷出现主动脉瓣严重狭窄。75岁高龄的他,同时患有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等,再次手术迫在眉睫。考虑到崔大爷的身体情况,姜楠与团队成员经过再三分析讨论,最终决定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这次手术治疗。崔大爷当天就脱离了呼吸机,一周后康复出院。


几十年的就医经历,让崔大爷与姜楠超越了普通的医患关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逢年过节,姜楠总会打电话问候崔大爷,询问近期的身体状况,做一些健康提示。崔大爷每次来复查,也会嘱咐姜楠工作繁忙也要注意身体。正如崔大爷所说:“是姜楠给了我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生命,打心底感谢他!”


“医患之间实际上是战友关系,需要共同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手术和治疗效果才会更好。”姜楠说。


“78岁的崔大爷,经历了心外科快速发展的整个历程,也是医疗技术不断升级的受益者。”姜楠表示,作为科室主任,他有责任带领团队不断前进,接受新的技术和理念。这些年来,他见证了国内心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积极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引入到工作中。


除了手术工作,姜楠还致力于科研和学术领域的开拓。姜楠将牛心包瓣膜置换术引进国内;在国内应用心脏瓣膜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反流,攻克三尖瓣反流导致右心衰竭的难题,并将该治疗手段向全国推广;在天津地区开展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填补了天津市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技术空白;于国际范围内提出针对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虚拟瓣环”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策略。


近年来,姜楠带领团队在天津市率先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突破了高龄、高危主动脉瓣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禁忌,并在主动脉瓣介入瓣膜置换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攻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二次手术高风险、高死亡率的难题。2022年,姜楠还完成了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手术,将介入瓣膜手术做到了新高度。


姜楠还积极参与帮扶工作,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多个地方,从天津周边到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等地。这些帮扶工作不仅促进了其他医院开展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当地患者带来了便利,使他们免去长途跋涉的辛苦,降低就医成本。“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心外科技术的发展。”姜楠说。


陈静

祖孙接力,与鼠疫正面交手


640 (3).jpg

陈静


常常手提老鼠夹子、白布袋子、红旗,总是行色匆匆、早出晚归……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验师陈静在童年时期对鼠疫防控工作者的最初印象。


“白布袋子里装的是老鼠。”“抓老鼠是为了防止咱们二连浩特发生鼠疫。你知道什么是鼠疫吗?”陈静是听着爷爷和爸爸打老鼠的故事长大的。


1958年,陈静的爷爷陈来与奶奶张素珍响应国家号召,到二连浩特市支援边疆。由于二连浩特市是长爪沙鼠的自然疫源地,完成城市建设后,他们又转身投入刚刚成立的卫生防疫大队学技术,一家人与鼠防工作的缘分就此开启。至1986年退休,陈来获得鼠疫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后来,陈静的父亲陈俊义“子承父业”,在鼠防路上勤恳工作了36年。


在家庭潜移默化影响下,“打老鼠守护群众健康”的念头早早在陈静心中生了根。高考时,她毅然选择鼠防专业,2003年一毕业就进入二连浩特市卫生防疫站,成为了父亲的“战友”。


当时,她的父亲负责鼠疫防治外勤工作,到野外布鼠夹、打老鼠。陈静则负责在实验室里进行解剖、检验。二连浩特的夏天酷暑难耐、干燥少雨,父亲外出带回来的老鼠常常已腐败变质,即便戴着厚厚的口罩,依然难掩恶臭。条件简陋的实验室、枯燥重复的实验、一只只发出难闻气味的死鼠,都没能让陈静打退堂鼓。


她始终记得儿时第一次看到实验室工作人员时的震撼。“他们穿着老式的反穿衣,头上系个围巾,脸上戴着20层的纱布口罩。我心里好奇,解剖老鼠不害怕吗?等我走上工作岗位才逐渐明白,摆在检验人员面前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陈静说。


2003年10月,二连浩特市多地检测出流行鼠疫,涉及范围广。其中一处疫点在市区,且有家鼠、野鼠交窜现象,一旦发生人间鼠疫,后果不堪设想。实验室作为判定疫情情况、遏制疫情传播的重要环节,工作量骤增。还是新手的陈静紧盯着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效率。在两个月时间里,她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与同事一起培养各种蚤713组2488匹,判定疫鼠32只、疫蚤91组155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由于预防及时,无1例人间鼠疫发生。


从赶着马车抓老鼠的爷爷,到开着汽车抓老鼠的父亲,再到以陈静为代表的新时代疾控人,在传承前辈智慧与汗水的基础上,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勇于创新,致力于将疾控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她和团队不仅升级实验室,确保生物安全的高标准与严要求,还引入核酸检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极大提高了鼠疫病原体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今年,我们与蒙古国建立起口岸病媒检测联合机制。二连口岸是欧亚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鼠疫防控工作情况关系重大。”陈静说,她打算继续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与团队成员共同应对挑战,构建起一条阻断疫情跨境传播的坚实防线,展现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翁心华

抗击病菌,倾尽毕生心血


640 (4).jpg

翁心华


从医50余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翁心华始终站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前沿。如今,这位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感染病学泰斗,把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不仅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更拓展了传染病防治的科研领域,在发热待查、结核、乙肝、寄生虫、“非典”、新冠病毒等领域都留下了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翁心华出生于1938年,当时麻疹、霍乱患者的悲惨境遇,给幼年的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他立志成为一名能够解除病患痛苦的好医生。1957年,翁心华告别故乡来到黄浦江畔,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梦想。


“翁教授看病就像福尔摩斯探案,蛛丝马迹都是有用的。”“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知识面极广,大脑就像一台快速检索的电脑。”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常被认为是最富挑战的临床问题之一。翁心华抽丝剥茧,在患者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成千上万“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在他的“火眼金睛”下得以确诊治愈。


翁心华常说:“传染病防治事业艰苦、有风险,但毕竟要有人去做。”每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带领专家团队与疫情战斗。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来势凶猛。危急关头,翁心华受命担任上海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主持制定防治“非典”措施、进行科研攻关等工作。他参与上海市“非典”医疗救治与防疫战斗,对“非典”疑似、确诊患者问诊、救治,同时积极广泛宣传“非典”防治知识,消除大家的恐慌心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内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专家,他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检查督导,认真调研,分析病情,参与制定修改“非典”的临床诊疗与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标准,为政府决策提供方案,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非典”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师从著名传染病学家戴自英和徐肇玥,在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下,翁心华继承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理念——感染科是培养人、促人成长的平台。他鼓励青年人要“挑得起担子,经得住考验,放得下名利,守得住清寒”,并热心为青年医生成长进步铺路搭桥,为感染病学科的发展甘为人梯。多年来,他为感染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学生已经成为抗击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新冠疫情等重任的中坚力量。


秉持着责任感、使命感和大无畏精神,翁心华倾尽毕生心血,带领华山医院感染科团队始终奋斗在感染性疾病防治第一线,用一生的执着诠释着大医风范。


余家军

以船为家,守护岛民安康


640 (5).jpg

余家军


以船为家,风雨无阻为岛上200多名村民送医问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站长余家军和父亲“让海岛组不再缺医少药”的约定,在他25年来日日夜夜的坚守中逐渐变成可及的现实。


金寨县响洪甸水库,1400多平方公里的库区,山水相连,碧波万顷。库区深处有一座座美丽的岛屿,其中一个村民组被称为海岛村民组。生活在岛上的居民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行船。岛与岛之间凭借舟楫往来,很不方便。余家军的家,就在其中的一座小岛上。


1999年,余家军从六安市卫校毕业回到岛上,不久,他的父亲查出直肠癌。一天夜里,父亲犯病,需要送到医院救治,家里只有一艘木筏,划到岸边就花了3个多小时,这让余家军难以忘怀。临终前,父亲拉着余家军的手说:“军子,咱们海岛组缺医少药,你学过医,就留下来吧。”余家军眼含泪水,点头答应了。


不久后,余家军将一条渔船改造成简易诊所,建立起海岛卫生站。由于岛上村民居住分散,老年人较多,行动不便,余家军就驾船出诊,上门为村民提供服务。为满足村民就医需要,他24小时不关手机,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就第一时间前往。


在茫茫水面上行船,最害怕的是黑夜和雨雪天。2010年的一个风雪夜,余家军驾船前往一座岛上给村民治病,船行到大河中间时,大风骤起,小船像一片树叶般在水中颠簸,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最终余家军好不容易才脱离险境。2020年2月的一天傍晚,暴雪袭击麻埠镇,水面雾气弥漫。此时,村民方某突发急症,情况十分危急。接到电话后,余家军一面向镇村和卫生院汇报,一面驾船前往。由于救治及时,方某转危为安。


海岛卫生站曾是一艘小小的渔船。2014年,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船屋进行整修改造,把木头换成钢板,屋子的密封性也更好了。2019年,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诊所上岸了。


25年间,海岛卫生站周围的人们都曾找过余家军看病。遇到阴雨风雪天气,余家军及其妻子不仅帮助治病,还为患者烧茶做饭。村民们说:“军子的诊所,也是我们温暖的家啊!”


如今,金寨县基层医疗条件大幅改善,患者出岛转诊就医手续逐渐规范,余家军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照料上。自2017年以来,他与齐山村176户困难家庭签约,每年为签约户提供2~6次上门服务。对留守在岛上的老人们而言,余家军不仅是医生,更是陪伴者。


“18年前,海岛卫生站周边还很热闹,现在只有200多人了,以后将会更少。但只要岛上有人,我就留下来。”余家军说。


林丽珠

博采众方,给患者更多希望


640 (6).jpg

林丽珠(左二)


值夜班、做科研、出诊、带教、处理临床突发事件……熟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林丽珠主任中医师的人都知道,她每天总会提前30分钟到办公室,工作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


“只要患者有一分可能,我们一定尽百分努力!”林丽珠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30多载从医路上,她也是如此践行的。


自幼深受南粤中医文化熏陶的林丽珠,从小就立下了救死扶伤的志愿。从医多年,她始终坚守着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和曙光,先后医治患者超10万名,其中危重患者近万名。许多患者这样评价她——“林医生和蔼可亲的面容就是一剂良药”。


86岁的周伯家住湖北省,是林丽珠的“老病患”。2010年,他被查出患有滤泡性淋巴瘤,之后左侧腹股沟肿瘤复发,因受肿瘤压迫无法下地行走。13年前的冬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市就诊。


见到愁眉苦脸的周伯后,林丽珠嘘寒问暖,耐心地开导他:“您找到我,我不一定能保证您生命的长度,但有信心拓展您生命的宽度。”林丽珠把手捂热,给周伯把起了脉。


考虑到高龄患者体质虚弱,林丽珠为周伯制定了中医药“扶正固本”为主、配合减量化疗的诊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0多年来,周伯一直定期找林丽珠复诊,先后写了20多封感谢信。


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林丽珠意识到,情绪是决定肿瘤康复的重要因素,治病先“治心”。2016年12月,林丽珠以“敬畏生命、精诚至善”为理念成立肿瘤康复俱乐部,通过俱乐部平台让人文医学更系统化、专业化,让社会了解患者的心声及康复的重要性,推动医学人文融入肿瘤诊疗的全程管理。


对待医术,林丽珠像一颗永不松动的螺钉。为患者诊断时,她总是详细询问咳嗽时间、咳痰颜色、痰是否易咳等一系列症状和病史,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不容忽视的任何可能因素。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林丽珠自学生时代起一直的坚持。2019年,治疗肺癌病灶效果理想的二代靶向药物面世,但用药后不少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炎反应。林丽珠遍阅古方,最终从《金匮要略》中确定了“阳和汤”这一经典方,发现其在临床上对治疗过敏副反应效果很好。为了治疗效果更加标准化、量化,林丽珠团队深入研究了古方成分和组方思路,在临床研究中严谨记录详细数据,研发出适合应对药物副反应的院内制剂,至今仍在肿瘤病房广泛应用。


对待学生,林丽珠则像一束照亮理想的火炬。她对每一名学生都充满关爱和关怀,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林师”。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及学习风格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林丽珠,10余年来先后培养博士后10余名、博士研究生60余名、硕士研究生70余名、本科生400余名、进修医生护士300余名。


“蜡烛燃烧自己,却能为他人提供光明和温暖。”林丽珠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愿做一名如蜡烛一样的医生,给予他人健康和希望。


邓桂芳

难舍乡情,以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640 (7).jpg

邓桂芳


“邓姐来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几乎人人都认识镇卫生院总护士长邓桂芳。


在近30年职业生涯中,邓桂芳始终扎根基层,行走在田间地头。她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里的人和土地充满感情。”


1997年,邓桂芳从卫校毕业后来到钦北区板城镇那香卫生院。当时,这里在全区位置最偏、条件最落后——瓦房里,一个氧气瓶都算“大件”。有人说:“很多人来这里的时候都哭了,哭几年也就走了,你能坚持多久?”邓桂芳听了只是笑笑,埋头一干,就是13年。


邓桂芳处处为患者着想。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她主动询问、靠前服务;对于住院患者,她悉心照顾、无微不至;对于病情较重需要后续护理的出院患者,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定期到患者家里协助家属为患者做好清洁和护理工作。


在那些日子里,邓桂芳还“身兼多职”。没有后勤保洁,她就拿起扫帚打扫卫生;缺少手术衣,她就和护理部的姐妹们一起踩起缝纫机制衣。“条件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虽然本职工作是护理,但作为卫生院的一分子,我年轻、有热情,能做的就是服务好乡亲们。”邓桂芳说。


工作不久后的一次夜班,成为邓桂芳最难忘的工作经历。一位母亲抱着出生仅7天的孩子急匆匆到医院寻求帮助——因为在家接生,孩子患上破伤风。邓桂芳马上安排床位、联系医生进行抢救。孩子呼吸微弱,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抢救期间,邓桂芳几天几夜不合眼,守在孩子身边,最多时一天内做了36次人工呼吸。最终孩子脱离了危险。


渐渐地,她的手机号码成了村民心里最靠谱的热线,男女老少都叫她一声“邓姐”。24小时待命成了她的工作常态。


从护士到护士长,邓桂芳一步一个脚印,这不仅得益于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更源于她“要把工作做好”的决心。卫生院服务设施简陋,她就与同事共同努力,争取更新、更好的仪器设备;护理队伍服务能力不足,她就主动联系上级医院,争取培训机会。经过几年努力,那香卫生院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2015年,她接受组织安排,担任乡村医生办公室主任。其间,她一次次组织动员乡村医生接受培训,并到村卫生室现场指导;舍弃节假日,有机会就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听取同事意见建议。短短几年时间,村卫生室业务用房、设备、人员素质取得质的飞跃——16个村卫生室、50多名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6000多名老年人、2000多名糖尿病患者、4000多名高血压患者规范建档,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再回到护理岗位,她已是小董镇中心卫生院的总护士长。她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广西三八红旗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回顾职业生涯,邓桂芳表示:“最得意的就是成了一名‘守着老乡们的护士’。”


李伯藩

一心为民,基层行医一甲子


640.png

李伯藩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有一间常年开设的诊室。每周三到周日,都有一位白发苍苍、身形消瘦的老中医前来坐诊,小小的诊室挤满了求医问药的人。这位老中医,是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李伯藩。


“这两年,医院领导担心我身体吃不消,强制要求我每周休息两天,不让我天天出诊。”如今已84岁高龄的他,每周仍坚持周三到周日出诊、每天在院工作10个小时。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电话问诊、邮件寻诊、登门求诊的患者又纷至沓来,但李伯藩却乐此不疲。退休18年来,李伯藩义诊达10万人次。


“伯藩,要记住,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要,不能为了钱……”父亲李子宽生前的嘱托,成为了李伯藩一生从医的职业信条。


李伯藩自幼随祖父母、父亲学医,1958年进入宾川县牛井联合诊所工作时,年仅18岁。1960年,李伯藩随其父亲转到宾川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3年后,20岁出头的李伯藩被派到当时最偏僻的特困山区拉乌彝族乡,成了该乡的第一个医生。


拉乌彝族乡地处大山深处。当时,乡亲们有病没处看,更没钱看。李伯藩走村串寨行医救人,和乡亲们一起建立了拉乌卫生院。他走遍大小山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居民。


1977年,李伯藩被选送到云南中医研究班深造。他潜心研读了许多中医经典名著,在恶性肿瘤、疑难杂症、泌尿结石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了深厚的中医功底。


1982年,全面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春风拂动了宾川县,时任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伯藩提出了创办宾川县中医医院的想法,开始了白手起家创办县中医医院的历程。从18名职工、10多间简易小平房到建起门诊楼和住院部;从全县集中医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技术指导中心到成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宾川县中医医院在李伯藩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


李伯藩退休时,多家医疗机构高薪聘请李伯藩坐诊,还有的开出了优厚的合作办医条件,都被李伯藩一口回绝。


有村民替李伯藩算过一笔账,即使只收挂号费,18年来也有上百万元的收入。对此,李伯藩却说:“有些村民为治病花光了积蓄,我不收挂号费,就能帮他们省出一笔药钱。况且退休金已经足够用了,我哪也不去!”


对自己要求苛刻的李伯藩,却始终视患者如至亲。“你们都要练就一手好字,药方不只是给医生看的,而要让患者拿出去不管到哪都能顺利抓到药。”他只开处方、不卖药,在对徒弟的培养上,还特别关注患者后续的就诊体验。


从医66年来,李伯藩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我只做了一名普通医生该做的事,我太渺小了。”在李伯藩看来,他毕生的追求永远那么纯粹——只为解除疾病的苦痛,只求有助患者的健康。


侯新琳

对口帮扶,“输血”“造血”无缝衔接


640 (8).jpg

侯新琳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匆匆穿梭于会议室、病房、门诊之间。结束与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人才联合培养会议及院内危重孕产妇救治病例复盘后,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她才抽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她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执行院长侯新琳。


2022年8月,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挂牌;次年,侯新琳被委派赴宁夏工作至今。一年来,她的工作节奏愈发紧凑,医院诊疗能力、教学培养模式、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她匆匆的脚步中快速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初显。这得益于在输送诊疗技术与管理理念方面,侯新琳经验颇丰。


2016年,她主动请缨参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当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只能治疗一些常见病,救治危重患儿的能力有限。


“要把输血式援助变为造血式援助。”侯新琳深知,真正建起“带不走的队伍”才能最大化服务当地百姓。针对高原缺氧环境下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发生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她研究诊疗方案,手把手带教,一对一传授,多项技术逐渐被当地医生熟练掌握。在临床工作中,她带领当地医生开展临床病例总结及临床科研工作,大量总结西藏地区特色的危重症病例诊疗思路。一支具有扎实临床工作基础、一定自我研究能力及危急重症救治水平的儿科医生队伍在她的带领下成长起来。


藏区百姓对健康和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时刻牵动着侯新琳的心。一年多的援藏工作结束返京后,她依然经常参加当地患儿会诊,每年都回一两次西藏,开展义诊或学术讲座,把新知识、新方法带回去。


2022年,侯新琳参与了一名脑肿瘤患儿的会诊。当时,肿瘤已经几乎长满患儿的左侧半脑,颅内高压导致患儿呕吐不止、精神萎靡。面对情绪焦灼的患儿父母,侯新琳详细地解释患儿病情与手术治疗建议。经过十几个小时奋战、输血2000多毫升后,肿瘤被顺利切除,孩子康复出院。如今,孩子3岁了。最近一次返藏,侯新琳又去看望这名患儿。看到孩子健康快乐,她颇感欣慰。


“任何事要做好,都需要时间。医患之间是一种双向奔赴,我相信,对患者施以诚心、爱心、仁心,患者也会将心比心。”侯新琳说。


作为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新生儿专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后,侯新琳一直在研究新技术。她参与的科研项目“生物组织中血氧等参数的红外无损检测及应用”,得以转化到临床,实现高效、无创检测新生儿脑氧,为抢救患儿生命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她还主动“点亮”新技能——聚焦遗传性疾病这个儿科领域难点,先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又参加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遗传与遗传咨询研究生班,让碎片化的理论知识得以形成体系。潜移默化中,科室同事、学生都被带动起来,新生儿专业遗传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就此形成。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是做临床、科研还是教学,我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努力的。”侯新琳说,“从援藏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批批医生接棒工作,背后是国家增强人民群众福祉的整体布局。我们医院和受援医院密切配合,能在其中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我感觉非常荣幸。”


毛里夏里甫·哈帕

扎根基层,做牧民健康“守门人”


640 (1).png

毛里夏里甫·哈帕(左)


到今年10月,毛里夏里甫·哈帕就70岁了。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尔达乡的一名退休医生,在其漫长的行医岁月里,毛里夏里甫·哈帕几乎跑遍了福海县的每个村镇。他熟悉到过的每一顶帐篷、每一座毡房,经他诊治的各族患者不胜枚举。虽已退休,他仍然执着地为守护牧区居民健康、维护民族团结发光发热。


出生在一个哈萨克族医生家庭的毛里夏里甫·哈帕,8岁起便开始跟随父亲学医。1975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毛里夏里甫·哈帕拒绝了留在乌鲁木齐市的机会,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乌伦古湖畔。


刚毕业的他被安排在福海县人民医院,可仅3个月后,他就主动要求去哈萨克族居民占80%的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卫生院工作。“牧民生了病一般不会到县上医治。在那里,我能更好地为牧民服务。”面对大家的不解,他说。


自此,在广袤草原上、起伏丘陵间,无论春夏秋冬,时常能看到毛里夏里甫·哈帕骑着马、背着药箱的身影。近40年间,他坚持扎根基层,为当地居民上门送医送药。


1992年,毛里夏里甫·哈帕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去新成立的阿尔达乡组建乡卫生院。


“当时乡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用一间废弃的库房建起了乡卫生院。”毛里夏里甫·哈帕回忆说,他和自己的3位同事利用休息时间打土块,将库房隔成几个房间,设立药房、治疗室、门诊间、医生办公室。


尽管简陋,但来这里就诊的百姓越来越多。随着发展,阿尔达乡卫生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阿尔达乡卫生院能开展多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能治疗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虽然退休了,但毛里夏里甫·哈帕闲不住。除了继续巡诊,他还定期去阿尔达乡卫生院走一走、瞧一瞧,看看卫生院最近发展得怎么样,老患者们的病情控制得好不好,几名学生的诊疗技术进步得如何……


提起毛里夏里甫·哈帕,认识他的人都会亲切称他为“毛医生”。这位有着大爱的“毛医生”还是福海县留守儿童们的“好爷爷”。从1993年至2017年,他陆续为福海教育事业捐款51万余元,先后帮助446名贫困失学孩子重返学校,还资助了3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这些年,面对种种肯定和嘉奖,他总是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还活着,就继续发挥余热,多办一些实事好事!”


老年护理团队

守护夕阳,共答老年照护难题


640 (9).jpg

白姣姣(右)


640 (10).jpg

刘荣荣(左)


640 (11).jpg

邓宝凤(右二)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或来自医疗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并随着老年群体护理需求的变化,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或来自医养结合机构,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为终末期老年患者提供安宁疗护。


北京老年医院护理部主任邓宝凤主任护师到明年3月将满40年护龄。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她用两个词概括:“不易”“值得”。“2001年,我所在医院加挂‘北京老年医院’的牌子,自此,我开始投身于老年护理事业。”邓宝凤说,这20多年间,自己经历并见证了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起步、发展,到如今日益精进。


“20多年前,跌倒、衰弱、多重用药……这些如今看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在那时,全然是新鲜的概念。”邓宝凤回忆,护士们最怕听到“某某床的老人摔了”,对老年跌倒感到手足无措。


探查跌倒原因、改进护理措施、优化住院环境,在陪伴老年患者应对跌倒的过程中,邓宝凤真切地体会着护理老年患者的难度。“相较护理其他患者,需要护士付出成倍的精力,承受成倍的压力,更需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老年护理工作模式。”此后,她提出“延缓衰老及恶化,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支持临终患者保持其舒适及尊严”的老年护理目标,同时将个案管理引入老年护理工作中。


在广泛的学习中,邓宝凤对一本名为《老年照护》的译制教材记忆深刻。“书中,很多章节的标题都用到了‘理解’这个词。比如讲到老年痴呆,标题就写作‘理解老年痴呆’,强调真正理解患病老年人的艰难处境,而非单纯掌握这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在邓宝凤看来,只有在充分理解老年患者的基础上,才能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患病后不理智、不体面的言行,进而在护理中给予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关怀。


“理解”也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阳光养护院护理部主任刘荣荣的心得。这家养护院所收治的老年人多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肢体残疾,照料他们,考验着护士的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


3年前的一天,刘荣荣正在给一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更换衣物,谁知,老人疾病发作,冲她的手狠狠咬去,一根手指当即变得血肉模糊。幸而,3个多小时的缝合保住了险些断离的手指。即便如此,刘荣荣对这名老人毫无责怪之意,她深知老人的攻击性举动皆是患病所致,并决心“以柔克刚”感化老人。


往后的日子里,这名老人越是怒目圆睁,刘荣荣越是轻声细语,在长久的相处中,她逐渐削弱了老人的敌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专业护理,老人的症状有所缓解。现在,这名老人是刘荣荣查房时第一个与她打招呼的人。失智老人虽很难准确表达自身需求,但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刘荣荣就能读懂老人的真实意图。


如今,老年护理的服务场景已不局限于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正逐步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在这一点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白姣姣颇有先见之明。10多年前,她首创糖尿病足整合门诊,并探索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溃疡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模式运行之初,她所在科室曾收治一名9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住院20多天后,老人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符合出院标准,但小腿和足部的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担忧老人回家后创面再次感染,白姣姣提议,由团队护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护士组队,每周3次到老人家中进行创面护理。


一次,白姣姣到老人家中进行创面护理时,老人倚靠在窗边沐浴着暖阳,身旁酣睡着一只懒洋洋的花猫。这一幕令白姣姣很受触动,“真希望每位老人都有机会在熟悉且舒适的环境中接受专业护理”。


半年后,老人的创面完全愈合。又过了3个月,白姣姣接到老人家属的电话,家属告诉她,老人在睡梦中去世了,全身皮肤没有一处破溃,打电话来专为感谢她和她的团队,使老人有尊严地离开,这对全家人都是莫大的安慰。


“如今,糖尿病足整合门诊正面向医联体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培训,帮助社区专科护士掌握护理技能,待他们回到各自所在的中心后,就能独立开设护理门诊或提供上门护理,满足周边老年居民就近获得专业护理的诉求。”白姣姣说。


审校:冯瑶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中国医师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