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4 15:59:41 来源:央广网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据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农村居民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健康环境亟待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尚需进一步普及。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故提出该《指导意见》。
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
《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遵循乡村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各方面力量和政策措施协同推进,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指导意见》提出健康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差距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同时,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求立足乡村两级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发展实际、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基本原则,推动建成符合地方实际、群众可感可及的健康乡村。
明确8项重点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解读中指出,目前,乡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健康环境亟待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尚需进一步普及。解决这些问题,让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更有保障,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针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改善乡村健康环境、普及乡村健康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健康产业、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等8项重点任务。
根据《指导意见》,建设健康乡村要聚焦全方位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从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功能布局优化、人才队伍发展、运行机制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聚焦持续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强化儿童、妇女、老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构建乡村健康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健康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监测平台,明确健康乡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组织开展监测。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省份,在相关项目资金安排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并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建设进展滞后、成效不明显的省份加强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要充分利用监测平台和监测结果,加强对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的科学研判和规范管理,有针对性完善推进措施,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取得更加扎实的进展和成效。
审校:买佳豪
责编:王春丽
2025年5月30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了《再次公开征求〈关于加强药品受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以下简称“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标志着
6月13日至15日,备受瞩目的第12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会暨陕西山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陕西山阳隆重召开。故城县医院院长居艳梅深度参与,在多项重要
为推动形成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实现患者可阅、同行可查、医保可核,有效解除广大患者重复检查费时、费力、费钱的痛点问题,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