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时讯 > 资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 举行发布会

记者:买佳豪

时间:2025-01-20 18:25:02 来源: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对促进老年人、儿童、育龄妇女等群体健康作出工作安排。去年底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这是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承诺开展服务的内容。这些实事,是群众的“心上事”,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上心事”。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实施工作,让这些实事落地落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全国逾90%二、三级公立医院可提供儿科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会上表示,据统计,全国儿童医院达到了162家,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近4400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2015年的1.93张增加到2023年的2.55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这里面也包含执业助理医师,从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全国超过90%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暂未提供儿科服务的绝大多数是二级公立综合医院。


焦雅辉介绍,为实现到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排查本省还未能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情况,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够落实到位。


二是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等多种方式,帮助还没有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能够尽快填补儿科服务空白,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就近就便获得儿科诊疗服务。


三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要引导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将开展儿科服务作为履行公立医院职责、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任务来加大落实的力度,把为民服务的实事能够办实办好。

 

1300多个县出台托育机构支持措施


针对托育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指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增强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积极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托育服务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家庭养育成本;鼓励各地将发展托育服务作为本地的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经有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支持措施,降低托育服务价格,让婴幼儿家庭“托得起”。


二是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制定托育机构设置管理、保育照护、预防伤害、消防安全、营养喂养等标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服务,向托育机构提供卫生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升托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婴幼儿家庭“放心托”。


三是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指导各地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各地通过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形式,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让婴幼儿家庭有选择、“能送托”。


此外,就如何能够解决婴幼儿家庭的入托需求问题,王海东在会上表示,托育服务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有利于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围绕广大家庭在托育方面的急难愁盼,指导各地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托育建设,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


针对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会上表示,牢牢把握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感受的总目标,改革预交金管理,主要包括门诊预交金和住院预交金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且要限时清退患者以前缴纳的门诊预交金。同时,刘魁指出,为了避免“一刀切”给部分群众带来不便,对不会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老年人群,可以保留预存费用等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仍可以预收费用。


二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降低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型个人的自付平均水平。医疗机构要根据住院患者的同病种前三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的额度,并且要求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的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刘魁称,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健全,群众医疗保障覆盖和保障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2025-2027年确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


焦雅辉在会上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加快,压力也逐渐在增加,所以对于心理健康这些问题,包括睡眠的问题,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把2025-2027年确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这里面主要包括您提到的这三个措施。


一是要求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能够提供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的服务。据介绍,到2024年底,全国一共大概有1000家的公立的精神专科医院,同时有将近2000家的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了心理或者精神科。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积极推动各地公立医院,首先从公立医院要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


二是关于心理援助热线。目前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了600多条,一共设置了1200多个座席,但是号码类型多样,群众记忆非常不方便。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置了“12356”作为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的短号码,进一步提高心理援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据介绍,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西等省份都已经开通了“12356”的心理援助热线的短号码,其他的相关省份也都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确保5月1日之前都能够实现投入运行使用。


三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问题的自我早期识别和调试能力,焦雅辉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了很多的线上和线下的培训讲座和科普宣传。在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集中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教育。一方面,强化线下的讲座。要在全国遴选专业能力强、宣讲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巡讲团,要定期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来举办线下的讲座。同时,要求医疗机构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目前正在制作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小视频,在多个平台、多个渠道来投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推广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从中获益。


审校:买佳豪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发布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