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时讯 > 资讯

老有所居,需要社会多一些准备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5-07-03 16:31:51 来源:健康报

最近,一则“为老年人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尽管《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超过七成老年人拥有自有住房,但由于照顾子女、房屋翻建、随迁生活等现实原因,租房已成为不少老年人阶段性甚至长期的居住选择。然而,在当下的租赁市场中,老年人租房并不容易,常常遭遇价格偏高、信息受限、签约困难等多重障碍。


设置虚高的价格,或许是一种不便明说的婉拒。老年人租房难问题,不应简单归咎于房东或中介的偏见。事实上,许多房东并非刻意排斥老年租客,而是出于对突发风险的担忧。一旦老年人在出租房里发生意外,房东势必会面临房子折价、难以继续出租等问题,甚至官司缠身。这种“万一出事怎么办”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对于靠租金维持生活、担心房产贬值的房东而言,谨慎选择租客,是一种情理之中的自我保护。


理解房东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老年租客在市场中的处境确实更为艰难。一方面,老年人不习惯使用线上平台,难以迅速掌握房源信息和市场行情,容易陷入信息不对等状态;另一方面,在合同签署、平台审核等环节中,也时常因年龄而遭遇“卡壳”,一些平台甚至明确设定“合租年龄上限”,在无形中将老年人排除在外。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个体不愿意合作,而在于整个房屋租赁体系尚未为老年人做好准备。目前市场上的出租房源多面向年轻人,房屋也缺乏适老化配套设施,如无障碍通道、防滑地板、照明设置等,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安全需求。


除此之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在悄然改变老年人的居住模式。随着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独自生活或频繁搬家,他们对“租房养老”“异地租住”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市场仍停留在“年轻人是主力租客”的认知中,缺乏对老年人这一新兴租赁群体的精准识别和配套服务。


为了打消房东的顾虑,也为了给老年租户提供更多支持,有关部门可尝试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例如,由保险机构提供租赁责任险,一旦老年人在租赁期间发生非房东原因导致的意外,由保险机构介入分担风险,避免责任归属不清而引发纠纷。


租赁市场的适老化升级,不能只依赖市场自发调整。地方政府应在政策层面给予引导,比如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群体优先配租,同时鼓励开发适老房源信息库,集中管理、统一推送,让老年人获取房源信息更便捷、更透明。


社区也应成为解决老年人租房难题的重要力量。在老年人居住集中的街道、社区建立“老年人租房协调员”或“社区中介服务点”,提供房源筛选、法律咨询、应急援助等多项服务。社区熟人环境带来的安全感,也有助于打破房东与老年租客之间的信任壁垒。


此外,租赁产品和服务可尝试创新模式,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例如,“短租试住+长期评估”“代际合租+专业照护”等形式,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灵活居住方案,也能帮助房东打消顾虑,降低租赁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尊重与信任本就相辅相成,通过制度引导、服务创新与共情理解,我们有能力为老年人打开一扇通往更好生活的便利之门,也能让房东安心地将钥匙交到他们手中。


在未来的城市治理中,老有所居不应仅限于产权层面的保障,还应拓展到租住权利的落实。让老年人安心租房,不只是生活便利问题,更是社会温度的体现。我们不应只满足于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良居才是终极目标。

审校:李艳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老有所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