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访谈 > 时评

经济管理年指向“确定性”目标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4-07-08 08:44:28 来源:健康报

医疗机构是救死扶伤的场所,谈钱似乎俗了一点。但从人员工资保障到药品、医用耗材以及医疗器械设备的购置,医疗机构的运转时刻离不开经济管理方面的考量,进而才能更好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出通知,对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作出部署,督促并推动各家公立医疗机构“该省的钱要省出来、该花的钱要花好”,深度向改革要红利。


我国的医疗机构总数已超过100万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是主体。每家机构的情况各不一样,但在坚守公益性的同时,普遍面临“过紧日子”的选择。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波动、人力物力成本上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因素影响,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压力普遍很大。防止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出现松动,强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尤为突出。


既要会看病、看好病,也得会管理,这是国家层面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要求。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正式提出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活动主体包括全国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类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当时的背景是,深化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公立医疗机构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个别机构浮现收不抵支、债务高企、拖欠薪酬、能耗支出大等问题。同时,一些医疗机构长期存在“重业务,轻运营”的倾向,不仅经济管理人才缺乏,经济意识也较为淡薄,期待从“等靠要”中找到解决问题和发展的答案。


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扭转的是错误的认识,强化的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主线,通过持续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促进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从两部门历年坚持的“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就可看到,经济管理主要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聚焦“梳理分析问题”“强化价格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推进业务财务融合”“改革创新强化监管”等工作要点,强调在确保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推进医疗服务保质量、降成本、增效益。


这项活动的开展契合了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由国家层面推动,在医疗机构中也引起了普遍的共鸣和积极响应。从《健康报》历年的报道中可看到,经过数年探索,各地不同层级医院涌现了大量可圈可点、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从“过紧日子”的思想认识出发,配备总会计师,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将日常业务管理与严控一般性支出、节约资源成本同部署,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构建完善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部控制、运营、绩效等管理制度,转变过去重点配置硬件、基础设施的做法,将资金更多向人力资源发展倾斜,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改革的路一步一步往前,成效也跟着一个接一个释放,各级医疗机构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持续增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健康需求有了新期盼,我国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要实现病有所医,卫生健康系统面临新的挑战,卫生健康的服务需求和投入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基于形势的现实考量,卫生健康行业单靠内部挖潜,终究会面临资源的瓶颈,确实需要增加卫生筹资有效供给,持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今年,《健康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谨防把“过紧日子”变成“不过日子”》的评论,反映的即是个别医疗机构没有抓好经济管理的现象。需要看到,一方面,当前仍有个别医疗机构存在思想不到位的情况,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强、重视不够、行动不充分,将降本增效简单地等同于缩减开支。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办医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医疗机构的合理诉求未充分回应,应当引起警惕。


深入推进经济管理年活动,离不开稳定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完善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更好打造并巩固维护人民健康的主阵地?以江苏省为例,“十四五”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入年均增长17.1%;近3年,省级新增投入100亿元,包括投入48.5亿元用于高水平医院建设和结对帮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投入25亿元用于公立医院运营保障等。同时,“十四五”期间,各级财政计划投资165亿元,支持省级医疗卫生单位改善就医条件。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可见的确定性,抓好经济管理年活动落实,不能忽视了外部条件保障。落实好政府办医责任,契合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应当是各级政府努力达成的施政目标。


文:健文(媒体人)


审校:冯瑶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