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科普 > 医学

暑假护眼总动员:别让孩子的视力,在假期悄悄“掉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治医师陈瑶

时间:2025-07-14 14:38:38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眼科

暑假的欢笑声充满大街小巷,孩子们终于挣脱课业的束缚,迎来自由时光。但就在这难得的放松时刻,一个无声的威胁正在逼近——孩子的视力防线可能正在悄悄瓦解。电子屏幕的蓝光诱惑、室内活动的增加、不规律的作息,让暑假成为儿童视力滑坡的“高危期”。如何守护孩子宝贵的“明眸”?这份暑期护眼科普,为孩子的清晰视界保驾护航!

 

一、暑假:视力滑坡的“隐形加速期”

 

暑假本是孩子放松身心的黄金时间,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近视发展的“温床”:


1. 户外活动锐减:炎热天气或沉迷电子产品,导致孩子暴露于自然光线的时间大幅减少。


2. 近距离用眼激增:网课、游戏、刷视频、阅读、兴趣班……大量时间聚焦于眼前方寸之地。


3. 作息规律打破: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影响眼睛正常发育与修复。


4. 家长监管放松:假期中,家长对孩子用眼行为的关注度可能下降。

 

研究数据显示:假期后儿童近视度数增长的速度,往往是学期中的1.5至2倍。这提醒我们:暑假护眼,刻不容缓!

 

二、专业视角:儿童近视防控的核心密码

 

要有效防控近视,必须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1.  远视储备:孩子的“视力存款”


核心概念:新生儿眼球较小,天生具有远视度数(生理性远视),这就是珍贵的“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变大变长,远视储备被消耗。储备过早过快消耗完毕,近视就发生了。


关键点:定期专业散瞳验光监测远视储备量,是预测近视风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远早于视力下降被发现。守住远视储备,就是守住不近视的第一道防线!

 

2.  眼轴长度:近视发展的“晴雨表”


核心概念:近视的本质是眼球过度拉长(眼轴过长),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大约增加250-300度。


关键点:定期测量眼轴长度(通过专业仪器如IOLMaster等),能更精确、客观地监测近视进展速度,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比单纯测视力更具前瞻性。监测眼轴,是科学防控近视的基石。

 

3.  户外活动:最简单有效的“光学防护盾”


核心机制:


天然高光照:充足明亮的自然光线(特别是全光谱阳光),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能有效抑制眼轴的过快增长。


视野开阔:户外环境迫使眼睛不断进行远、近交替的调节,放松睫状肌。


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对骨骼和眼睛健康都有益。


关键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国指南强烈推荐:保证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2小时、每周至少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暑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黄金期!重点不在运动强度,而在接触户外光线的时间。利用早晨或傍晚相对凉爽时段进行活动。

 

4.  科学用眼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20-20-20黄金法则:近距离用眼(阅读、看屏幕、画画等)每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远处物体至少20秒。这是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三个“一”姿势:读书写字时,眼离书本一尺(约33cm)、胸离桌缘一拳(约6-10cm)、手离笔尖一寸(约3cm)。确保照明充足均匀,避免在过暗或强眩光环境下用眼。


避免持续近距离用眼:所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活动都会增加眼睛工作负担,比如看书、弹琴看琴谱、画画等,需要用眼一段时间后,让眼睛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看。现代社会各种电子屏幕充斥的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必要对屏幕进行管理。首先是时间限制,2岁以下不建议接触电子屏幕;2-5岁每天不超过1小时;小学生每天娱乐性屏幕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网课除外,但课间必须休息)。其次是观看的距离与大小,观看距离需保持屏幕对角线长度的3-5倍距离,优先选择大屏幕(如电视投屏),避免长时间使用小屏幕手机。最后是屏幕的设置调整,开启护眼模式/深色模式,适当调低亮度和对比度,减少蓝光影响(虽然蓝光与近视关系尚有争议,但减少其引起的视疲劳很重要)。

 

5.  专业医学干预:个性化防控方案


定期检查是前提: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包括视力、散瞳验光、眼轴、角膜曲率等),每3-6个月复查,动态跟踪是关键。


光学矫正与干预:


功能眼镜:如周边离焦设计眼镜(如星趣控、新乐学等),通过特殊镜片设计,在矫正中心视力的同时,在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离焦信号,抑制眼轴增长。需专业验配并定期随访。


角膜塑形镜(OK镜):夜间佩戴的高透氧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膜形态,白天无需戴镜即可获得清晰视力,并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约50%效果)。适合近视度数6D以内、近视增长较快(如每年>75度)、符合验配条件的儿童(一般8岁以上),需严格遵医嘱护理和复查。


低浓度阿托品:0.01%-0.05%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被证实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约60%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监控可能的副作用(如畏光、调节麻痹、过敏等)。通常与其他手段(如OK镜)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视觉训练:在专业视光师指导下,针对调节功能异常、集合不足等引起的视疲劳问题,进行特定训练,作为辅助手段。

 

三、家长实战指南:暑假护眼行动清单

 

1.  拥抱阳光:制定户外活动计划,如晨间公园散步、傍晚骑行、树荫下玩耍、亲子球类运动等。每天累计2小时是硬指标!


2.  重塑用眼规则:与孩子一起制定假期用眼时间表,明确学习、阅读、屏幕娱乐的时间分配及间隔休息。使用计时器或APP(如“护眼提醒”)辅助执行20-20-20法则。


3.  打造护眼环境:


学习区靠近窗户,充分利用自然光(避免阳光直射书本屏幕)。


配置光线均匀、无频闪、色温适中的护眼台灯(国AA级)和背景环境光。


确保书桌椅高度可调节,适应孩子身高。


4. “目”浴营养:均衡饮食,重点补充:


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动物肝脏、蛋黄、深色蔬果(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维护视网膜感光功能。


叶黄素/玉米黄质:菠菜、羽衣甘蓝、玉米、蛋黄——视网膜“黄斑”的天然防晒剂,过滤蓝光。


DHA:深海鱼(三文鱼、鳕鱼)、藻类——视网膜细胞膜重要成分。


钙质:牛奶、豆制品、绿叶菜——维持巩膜(眼球壁)强度。


控制甜食:过量糖分代谢可能消耗钙质,影响巩膜稳定性。


5.  保障优质睡眠:确保规律作息,小学生每天睡足9-10小时。充足睡眠有利于眼睛充分放松和修复。研究显示,睡眠不足是儿童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6.  预约专业检查:暑假是带孩子做全面眼科检查(尤其散瞳验光和眼轴测量)的理想时机。与医生沟通孩子情况,评估近视风险,制定或调整个性化防控方案。

 

四、破除迷思:这些“护眼妙招”真的有效吗?

 

护眼灯能预防近视?——好光源能缓解视疲劳,但无法替代户外活动或控制眼轴增长。选择合格的护眼灯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看绿色壁纸或植物?——绿色本身不能放松眼睛,关键是“远眺”这个动作。看远处的绿树有效,盯着桌面的绿植无效。


转眼操、眼保健操能治疗近视?——这些活动可能缓解眼周肌肉紧张,但无法逆转真性近视(眼轴变长)或有效阻止其进展。其作用更多在于放松而非治疗。


近视了不用马上戴眼镜,越戴度数越深?——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近视不矫正,孩子会眯眼视物,反而加重视疲劳,加速近视进展。及时、足矫配镜是基础。

 

结语:

 

孩子的明亮双眸,是探索世界最珍贵的窗口。暑假不应成为视力发展的“空窗期”,而应成为积极护眼的“机遇期”。掌握科学知识,破除认知误区,将户外活动融入生活,把良好习惯变成日常,借助专业医疗力量,我们完全有能力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视力防护墙。


这个暑假,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心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让他们以更明亮的双眼,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眼科

                          作者:陈瑶 主治医师

                          审核:傅涛 主任医师

审校:李艳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眼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